小独的个人主页

http://www.84ke.com/bbs/u.php?uid=795  [收藏] [复制]

小独

  • 21

    关注

  • 21

    粉丝

  • 16

    访客

  • 等级:调度员
  • 总积分:2717
  • 男,2011-01-31

最后登录:2014-12-22

更多资料

日志

关于老济南八景

2012-07-08 19:07
关于济南老八景
最早记载济南八景的是成书于崇祯六年的《历乘》,稍后的《历城县志》则分别标出了“八景”之名,并在卷首刊出八景图八页,这八景是:锦屏春晓(龙洞)、趵突腾空(趵突泉)、佛山赏菊(千佛山)、鹊华烟雨(鹊山华山)、汇波晚照(大明湖汇波楼)、明湖泛舟(大明湖)、白云雪霁(珍珠泉)、历下秋风(历下亭)。
关于老历下八景历下十六景
据历史文献记载,历城(即今济南市)自元代以来,沿至明清,就有“历下八景”之说。明末刘勅编篡《历乘》时,又将“历下八景”扩大为“历下十六景”,收录于《历乘》中。所谓“历下八景”指的是:趵突腾空、明湖泛舟、会(汇)波晚(返)照、白云霁雪、历下秋风、锦屏春晓、鹊华烟雨、佛山赏菊。“历下十六景”则为:锦屏耀目、玉鼎翻云、幽涧黄花、白云霁雪、石洞绝尘、明湖泛舟、孤嶂凌霄、清流入海、松韵南薰、荷香北渚、苍生霏雨、翠屏丹皂、岩畔飞泉、汇波返照、竹港清风、鲍山白雪。“历下八景”中的“趵突腾空”、“白云霁雪”,“历下十六景”中的“玉鼎翻云”、“白云霁雪”、“苍生霖雨”和“岩畔飞泉”,便是直接以描绘名泉景物为特色的济南名景。
十六景详解
“十六景”之说肇始于明代万历至崇祯时的刘敕,他在《历乘》一书中提到济南八景时,称“余广为十六景,以供达人之游览云”。后来他又专门辑录了《济南十六景诗》,广为刊布。根据记载,济南十六景是:锦屏耀日(也称“锦屏春晓”,在龙洞锦屏岩,因其“丹碧点缀,晓霞掩映,绚若锦屏”而得名)、玉鼎翻云(趵突泉,因泉水“鼎立波心,声若雷吼,势若云沸”而名)、幽涧黄花(佛慧山开元寺,因山顶“丹树黄花,最宜秋色”得名)、白云霁雪(旧时珍珠泉白云楼,“且当雪霁,白云缭绕,下接水光,上浮天际,宫殿隐隐在烟雾中,宛然如画”)、石洞绝尘(千佛山黔娄洞,又叫吕祖洞,旧时有“一尘不到”匾额)、明湖泛月(月夜游大明湖,“水光与月明竞爽,箫声挟秋气为豪”)、清流入海(原城北大清河,今黄河河道:“河自兖西而来,白光闪闪,宛若玉龙”)、松韵南薰(南门内舜庙,“苍松古柏……风拂其枝,如龙风翔舞,……声如吹埙,乍大乍小,若远若近,又若薰风之入七弦也”)、孤嶂凌霄(华不注山,“倚天卓立,白云英英,卷纾其下;晓日初出,海波尽红”)、荷香北渚(大明湖水面亭,“命楫荡漾于万荷之中,搔首弄波,寒香沁肺,沉鳞竞跃,目赏心怡”)、苍生霖雨(五龙潭内龙王庙,“乃因旧宫新之大之,亭馆交辉,组绣相错,榜曰:苍生霖雨”)、翠屏丹皂(鹊山,旧传扁鹊曾在此炼药,“远望之若万垒云屏”)、岩畔飞泉(黑虎泉)、汇波返照(大明湖北岸汇波楼,“昔由宴公庙下转折而北,夕阳由券内斜射,倒映入水中”;但“自北门改而庙券塞,此景遂属乌有”)、竹港清风(大明湖小淇园,明末此园曾种竹万杆)、鲍山白雪(东郊鲍山下原有白雪楼,明末圮废)。

趵突腾空 “历下八景”之一。这是状写古时趵突泉喷涌盛况的生动写照。历史文献上记述它“三崛突起,雪浪横飞、声若轰雷,冬夏如一”。清人鲍复相诗云“觱沸喷三潭,腾声疑雷吼”,马国翰诗云“一泓春涌地,一溅欲腾空”;清人怀应聘《游趵突泉记》中“其水自三血中涌出,各高二三尺。怒起跃突,如三柱鼎立,并势争高,不肯相下”。清人王培荀《趵突泉记》中“平地喷涌之上,并列者三,各高四五尺,轰然雷震。龙湫之瀑布,其在悬空而下,此奇在正出也。”这些诗文描绘的正是趵突泉这一天下奇观的状貌声势。明代嘉靖间诗人张弓更以“趵突腾空”这一名泉景观为题赋诗吟道:
夺目惊人万马蹄,一泓流出绿杨堤。静深远透昆仑窟,芳润羞同河水泥。
喷薄源源谁是本,波涛荡荡竟何栖。人间哪得长如此,应有蛟龙地下啼。
玉鼎翻云 玉鼎翻云“历下十六景”之一,即“历下八景”中的“趵突腾空”。因趵突泉三潭如三柱“鼎立波心,声若雷吼,势若运沸,其高数尺,晶渺如练。”故名“玉鼎翻云”。明永乐间诗人叶冕的《饮趵突泉》就是用诗人的语言活现了这一名泉景观:
一脉原从天上来,翻涛如怒震如雷。前年玉树波心立,万迭冰花浪里开。
神液暗分天地髓,令广尝护水晶台。飞龙有日还收去,散作甘霖遍九垓。
白云霁雪珍珠泉畔“历下八景”和“历下十六景之一”。为元、明清时珍珠泉畔的一大著名景观。它描述了冬日雪晴,白云楼隐现于波光云影之间的绮丽景色。白云,即指白云楼。据史书记载,白云楼为元初济南公张荣之孙、元大都督张宏在珍珠泉南岸所建的一座高楼。该楼宏伟宽阔,“且当雪霁,白云缭绕,下接水光,上浮天际,宫殿隐隐在烟雾中,宛然如画”(名刘勅《历乘》)。清初,此楼废弃,这一景观亦随之消失。在白云楼附近,还有一处名泉,名曰“云楼泉”。云楼泉,一名白云泉,其名之源来自白云楼。该泉为金代《名泉碑》和清郝植恭《济南七十二泉记》所著录的济南“七十二泉”之一,位于珍珠泉大院西邻,刘氏泉南,西更道街4号院内。泉池成井形,泉水常年不涸。夏秋盛水季节,泉水水位上升,几于地面平行。
苍生霖雨 苍生霖雨“历下十六景”之一。此景系指五龙潭。五龙潭上,元代时曾建有五龙庙,祀五方龙王,为旧时天旱求雨之处,故有“苍生霖雨”之景。清代济南诗人范坰曾有“云行雨施五龙潭”之诗句,所云就是古时人们在天旱之年,去五龙潭求雨之事。
岩畔飞泉岩畔飞泉“历下十六景”之一。《历乘》记载,泉在“郭东南城壕之干,悬崖数丈许”。“崖上一祠,若空中出。”据此,可推断此景系指黑虎泉。古时黑虎泉坐落在济南旧城东南隅,泉源出自悬崖之下的深凹洞穴中。明嘉靖年间,黑虎泉上建有黑虎庙(亦称“玄坛庙”)。明代刘勅有《咏黑虎泉》诗,诗中描述的就是这一景观:
悬崖之下碧潭深,潭上悬崖欲几寻。石激湍声成虎吼,泉喷清响作龙吟。
寒光一声常惊骨,澄色千年可洗心。最喜酒家多野趣,相携同醉绿杨荫。
(摘引自《济南名泉》)

佛山倒影不是八景之一?
    不少“老济南”把“佛山倒影”也数了进去,其实这是一种误解。佛山倒影未见载于志书,只是口传为“济南内八景”之一而已。当然,“佛山倒影”最为著名的时间甚至早于八景之说,大约在元代以前。因为金亡后,元好问曾到济南,在他的《泛舟大明湖,待杜子不至》诗中就曾歌咏过这一景观:“长白山前绣江水,展放荷花三十里;看山水底山更佳,一堆苍烟收不起。”明人张鹤鸣也曾写诗赞美这一景观:“佛山影落镜湖秋,湖上看山翠欲流”。
    清末刘鹗的《老残游记》中,还专门写了在铁公祠前看佛山倒影的情形:
    到了铁公祠前,朝南一望,只见对面千佛山上,梵宇僧楼,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,红的火红,白的雪白,青的靛青,绿的碧绿,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,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,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。正在叹赏不绝,忽听一声渔唱,低头看去,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得同镜子一般。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,显得明明白白,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,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,还要清楚。这湖的南岸,上去便是街市,却有一层芦苇,密密遮住。现在正是开花的时候,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,好似一条粉红绒毯,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,实在奇绝。
    随着《老残游记》的广为传布,佛山倒影成了众人皆知的著名景观。但见诸正式记载的济南八景中却没有“佛山倒影”,颇成憾事。



分类:默认分类|回复:0|浏览:3483|全站可见
 

下一篇:

上一篇:

Powered by phpwind v8.7 Certificate Copyright Time now is:03-29 17:45
©2003-2011 巴士客 用户论坛 版权所有 Gzip enabled 鲁ICP备10203567号 Total 0.199543(s)